8月7日,本田中国终于公布了7月数据,终端销量为44817辆,同比下滑14.75%,1-7月累计终端销量359969辆。东风本田、广汽本田,无论是哪一个本田,都迎来了史上最严峻的至暗时刻。
也终于,两大合资品牌开始了内部调整。

潘建新反思
8月2日,在东风本田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培训班暨警示教育大讲堂上,东风本田执行副总经理潘建新一段发言直击人心:“高产出者高报酬、低产出者低收入、无产出者则退出!”
据媒体透露,自7月30日开始,东风本田内部就接连推出以《迎战》为主题的系列报道。潘建新表示:“干部作风,就决定生死的最后一张牌!”
为何要“迎战”,外界猜测,和东风本田S7的市场表现极度低迷有关。数据显示,今年3月初上市的东风本田S7,目前月销只有几十辆,堪称“惨不忍睹”。
在燃油车时代,东风本田的思域、CR-V等等的车型,都是车市的常青树,即便终端存在加价的情况,消费者也会蜂拥而至。然而在新能源汽车时代,东风本田即便不断推出新能源产品,可始终反响平平。
那么,为什么一台新车型,会落得月销几十辆的田地?定价偏高、产品力不足,或许是最重要的原因。
东风本田S7,最初的定价是25.99万元起,即使后来官降至19.99万元,仍然缺乏足够的竞争力。本田的招牌,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再没有任何溢价的作用。
话说回来,受限于定价偏高、产品力不足,即使销售人员再有能力,也是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”,而定价偏高、产品力不足,必然要归咎于高层管理人员。
“让听得见炮火的人呼叫炮火,让看得见用户的人决策产品。”潘建新如是说,但,作为东风本田的中方一把手,S7表现如此低迷,实在是难辞其咎。
李进调离
相较于东风本田,广汽本田作风雷厉风行。
8月6日媒体报道,广汽本田的中方一把手李进已经被调离,由高洪祥接手其工作,目前正在交接中。
自冯兴亚担任广汽集团董事长以来,“番禺行动”震动车圈,即使广汽集团目前仍旧处在阵痛期,但也取得了一定成效。当然,取得的成效,仅限于埃安、传祺以及广汽丰田,至于广汽本田已然成为了集团的拖油瓶。
数据显示,6月份广汽本田销量30017辆,同比下滑12.61%,1-6月累计销量154647辆,同比下滑25.63%,成为了集团下滑最严重的业务单元。
对比东风本田S7,广汽本田P7的日子也不好过,月销基本维持在百辆以上,“19.99万元致敬雅阁”,如今再看颇是尴尬。
资料显示,李进于2022年第四季度低调加盟广汽本田,至今担任广汽本田中方一把手不到3年;高洪祥,现任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董事及广汽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董事,看来,这是要让用广汽丰田的经验去治理广汽本田了。
本田需要一场大变革
就目前来看,广汽丰田、东风日产所推出的新能源产品,都获得了较好的市场反响,日系三强中,唯独本田还“遥遥落后”。
过去,东风本田的思域、广汽本田的雅阁,都是畅销车型,其中思域还一度被曝出加价。今时不同往日,本田旗下的车型,终端几乎都给到了3万元以上的优惠力度。
实际上,低迷的状况已经持续多年,无论是东风本田还是广汽本田时至今日方才醒悟。这究竟是谁的问题?